内容来源:OpenScience
宏观人脑连接组的多组学融合
对神经精神疾病病理生理基础的认识和理解离不开大数据和多变量分析技术,而大数据研究离不开开放科学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大数据分析利于提取人群中稳健的特征,发现潜在模式,探寻可靠的关联信息。近年不断推进的数据共享模式助力神经精神疾病背后生物学机制的解析,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公开数据库包括HCP、ABCD、ADNI、UK BioBank等,提供了多中心跨人群的神经影像,基因以及行为表型的测量。本期报告中,我们邀请北京邮电大学副研究员魏永斌来分享他运用多组学大数据在精神障碍生物学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以及他对未来数据共享模式和形式的看法。
报告信息
题目:Integrating multi-omics data in the healthy and diseased brain
报告语言:中文
分享嘉宾:魏永斌 北京邮电大学
魏永斌,博士,现任北京邮电大学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20年于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导师:Martijn van den Heuvel教授),2021年于同实验室完成博士后研究,2022年加入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脑认知与智能医学系。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Schizophrenia Bulletin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多篇,并担任Biological Psychiatry,Human Brain Mapping等期刊审稿人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脑连接学,精神病学,生物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
个人主页:https://teacher.bupt.edu.cn/weiyongbin/zh_CN/index.htm
摘要
人脑连接组描绘了神经元之间相互连接所形成的复杂网络。利用神经影像,人们可以在宏观尺度下刻画脑连接组,利用脑连接组从系统的角度研究人类认知行为及不同脑疾病的神经机理。然而,人们对宏观脑连接组结构的微观生物机理认知尚浅。报告人将介绍其近年来基于宏观人脑连接组的多组学融合相关工作。通过结合宏观脑连接组与微观基因组、基因转录组、细胞结构特征等多组学数据,报告人将对人类复杂认知能力,比如智力与社会能力的神经机制,以及精神疾病的多尺度病理特征进行系统的阐述。
时间
- 北京时间[GMT+8] 6月16日(周四) 21:00~22:30
- 欧洲中部时间[CET] 6月16日(周四) 15:00~16:30
- 美国东部时间[EST] 6月16日(周四) 09:00~10:30
Meeting ID: 9139 4010 836
报告流程:报告90分钟
主持人:陈骥 浙江大学
其它:本次线上报告录屏会在结束后上传于B站:
OpenScience_CN https://space.bilibili.com/252509184
组织团队(按名字首字母倒序排列)
OpenScience学术策划小组
张晗(博士), A*STAR, Singapore
张磊 (博士), University of Vienna, Austria
楊毓芳(博士),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Germany
杨金骉, MPI Psycholinguistics, the Netherlands
肖钦予, University of Vienna, Austria
王鑫迪(博士), 北京慧脑云
王庆(博士), Montreal Neurological Institute, Canada
金淑娴, Vrije Universiteit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金海洋(博士), New York University Abu Dhabi, UAE
胡传鹏(博士), 南京师范大学
葛鉴桥 (博士), 北京大学
高梦宇(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
耿海洋(博士), 香港大学
陈妍秀(博士), 中科院心理所
陈骥(博士), 浙江大学
neurochat团队
张文昊(UT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 USA)
张洳源(上海交通大学)
张磊(University of Vienna, AUT)
应浩江(苏州大学)
徐婷(Child Mind Institute, USA)
王鑫迪(北京慧脑云)
滕相斌(MPI for Human Development, DEU)
鲁彬(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孔祥祯(浙江大学)
胡传鹏(南京师范大学)
邸新(New Jerse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SA)